1,社保基数调整时间

不对啊,社保是每年一月调整的,按上年工资算,一般不能再调整,除非你拿出证据说你报错了,手续比较麻烦
上海社保局每年的俄月1日调整。 2014年4月社保缴费做了如下调整:五险人员缴费基数由原来的2815元,调整为现在的 3022元;三险人员缴费基数由2013年的2346元,调整到2770元;城镇五险社保比例单位 35%,个人10.5%;非城镇三险社保比例调整至单位27.5%,个人负担不变。 ?

社保基数调整时间

2,社保基数调整

社保基数的确定是参考上年度本地社会平均工资的。如果工资低于上年社平工资60%的按60%定基数,工资在上年社平工资60%——300%之间的,按实际工资定基数,超过300%的,按300%定基数。答1:所以要看工资单确定收入应按哪种类型确定基数,定成多少。答2:一般来说有代表性的就行,一般会要12月的,因为可能会涉及到发奖金什么的,这些也应算入基数的。答3:变更原因你该清楚啊,你为什么要调高基数,是工资变了还是新缴费年度重新确定基数?
不一定的有的地方是规定每年调整一次基数,要么在4月要么在7月,过了,就不能动了,一年内都是按照这个基数交有的地方是月月申报,那么每个月都可以根据工资情况调整的你需要咨询当地社保明确了

社保基数调整

3,社保缴费基数新调整每个月需要缴纳多少

广州市2017社会保险年度(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18213元/月,下限为3170元/月(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仍维持2906元/月)。至此,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上下限都已全部确定。《广州市关于恢复办理社保费申报业务的通知》明确上述标准。7月17日起,市地税局恢复办理社保费申报业务。另据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广州市单位及个人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为5%,上限为12%。缴存基数不低于本市现行最低工资标准1895元,原则上不高于本市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22275元。经济效益好的缴存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高于22275元的,暂可据实申报职工的缴存基数,但最高不得超过37125元,且须按税务部门规定纳税。根据现行政策,五个社保险种中,个人需要缴费的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在上下限范围内,用人单位按照职工本人上年度申报个税的工资薪金的月平均数,申报职工的缴费基数。公积金的具体缴存比例也是由单位和个人自行选择的,缴存基数则为上一年职工个人月平均工资。
仅仅说”社保缴费基数新调整“,调整到多少了?没有数额、不知你按什么档次缴纳,如何能算出缴纳数额。

社保缴费基数新调整每个月需要缴纳多少

4,社保缴费标准

社保缴费比例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社保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由于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社保5大险种的缴费基数与待遇补偿基数均与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挂钩,因此,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各社保险种的调整。养老保险:1、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将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此前的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医疗保险:以北京市为例,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
不等同于应发工资的11.5%。1、缴费标准: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工资总额低于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社会平均工资60%缴费。高于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实际工资缴费);2、养老保险: 单位20%、个人8%; 3、医疗保险:单位8%、个人2%;4、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农民合同工个人不缴纳) 5、工伤保险:以从事行业风险确定比例单位0.5%、1%、2%;6、生育保险:单位0.7%

5,关于社保基数调整

不管你申报的有多低,都不能将社保缴费基数低于参保城市上一年社平工资的60%的。也就是说,你可以调低,你要不低于最低缴费基数就行。
首次参加工作和变动工作单位的缴费个人,按新进单位首月全月工资性收入确定月缴费基数。个人缴费基数的上限为去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去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所以要看看你所在城市的工资标准,如果你的4000是超过去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的话,也是不能按照4000缴纳的。如果你一开始的缴纳基数是不低于调整后的最低基数,一般当年办理是不做调整的。
有关的新闻说是今年到2010年间是在调高,致93XX。前年全省在职职工月均工资1848元,2008年全省是2197元。(我怎么没有这么高的工资,谁拿这么高的)估计只能调高
可以增也可以减,但今年基数调整已经做完了,每年的四月之前重核基数.你说的应该是社保每年一度的年审吧,那个不用动,改了也没意义,你实际的基数还是到明年的四月之前调整,所以在明年年审的时候再改吧.做社保年审时需带以下资料:1、《营业执照》或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3、有分支机构的单位还应填写《下属分支机构登记表》及分支机构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说明并提供分支机构单位登记证副本复印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4、有劳务协议的单位,提供与劳务公司签定的劳务协议(复印件)及劳务人员名册(加盖单位公章)5、《劳动保障年审综合情况表》一式2份(在网站上打印)6、劳动合同(30人以下全部带,30人以上的带30份);7、招用流动人员的加带《招用流动人员申报表》和《人员花名册》; 8、招用外籍、台、港、澳人员的加带外国人《就业许可凭证》;9、年审时上月的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核定单;在异地或其他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须提供由当地社保机构出具的参保证明;聘用退休人员须提供退休证或身份证复印件;(这个在你公司所属社保局带社保证去找印)10、年审时上月和上年12月职工工资表;11、办理综合计时的单位加带综合计算工时审批表;12、残疾人就业年审手册; (这个没有可以不用理会)13、职业介绍机构加带《劳动力中介许可证》、社会办学机构加带《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

6,五险一金新变化新规定有哪些

1、这12城市“五险”变“四险”从2017年开始,邯郸、晋中、沈阳、泰州、合肥、威海、郑州、岳阳、珠海、重庆、内江市、昆明市这12个城市,将会试点生育保险将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也就是说,在这个12个城市,“五险”将变“四险”, 不过,这并不是说取消生育保险,生育保险作为一个险种还要保留,只是将两项保险合并实施,整合后,经办效率会提高,报销更方便。2、跨省就医结算启动,在哪儿住院,在哪儿报销2017年跨省就医结算启动,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来说,以后在哪看病住院,就可以在哪报销,不用再垫付资金,也不必为报销来回奔波了。3、可在累计缴费满10年地区领取养老金根据人社部《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举个例子,也就是说,你只要在北京缴费满10年,就能在北京领取养老金,不用回老家了。4、工伤保险覆盖率扩大,功能将更强大近日印发的《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提出,劳动者依法应参加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逐步实现工伤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慈善、商业保险等有效衔接,切实减轻职业病病人负担。5、多地上调失业保险金河北省日前印发《关于调整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的通知》,将从2017年1月1日起再次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后,最高标准从930元提高到1090元,最低标准从650元提高到940元。6、社保缴费基数将调整 低收入者到手工资有望增加《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纳入缴费基数统计口径范围,形成合理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避免对低收入群体的制度性挤出。扩大统计口径范围后,社保缴费基数将有所降低,这有利于减轻低收入者缴费负担,让更多低收入者交得起社保,享受社保待遇。同时,低收入者拿到手的工资也有望增加。7、基本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人社部出台《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 》 ,提出2017年实现社会保障卡跨地区、跨业务直接办理个人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开放向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集成应用,基本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
去人事局问问

7,上海社保公司个人缴纳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缴费20%、个人缴费8%;医疗保险单位缴费9.5%、个人缴费2%;失业保险单位与个人费率均为0.5%;生育保险单位缴费1%;工伤保险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加浮动费率,单位缴费范围在0.2%至1.9%之间上限: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即19512元;下限: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即3902元。扩展资料1、执行时间从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2、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作为本年度月缴费基数。3、职工的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是指,职工在上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整个日历年度内所取得的全部货币收入,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4、2016年上海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504元。参考资料:上海社保
1、养老保险单位缴费20%、个人缴费8%。2、医疗保险单位缴费9.5%、个人缴费2%。3、失业保险单位与个人费率均为0.5%,生育保险单位缴费1%。4、工伤保险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加浮动费率,单位缴费范围在0.2%至1.9%之间。扩展资料职工社保缴费基数确定注意事项:1、单位从职工工资中直接代扣代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个调税等,应纳入缴费基数。2、单位以现金或银行存款形式支付给职工个人的交通补贴、电话补贴、午餐补贴、过节费以及支付高温、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的津贴,应纳入缴费基数。3、单位通过税后利润提成或分红的办法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应纳入缴费基数。4、实行底薪制的职工,根据营业额或经营业绩提成取得的收入,应纳入缴费基数。5、实行业务承包或费用包干,单位不再报销差旅费用的职工,其承包收入中的60%应纳入缴费基数。参考资料: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各类参保人员缴费标准
上海社保费缴纳单位按35%的比例:养老21%、医疗11%、失业1.5%、生育1%、工伤0.5%。个人按10.5%的比例:养老8%、医疗2%、失业0.5%、生育0、工伤0。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各按7%缴纳。
上海社保费缴纳单位按35%的比例:养老21%、医疗11%、失业1.5%、生育1%、工伤0.5%。个人按10.5%的比例:养老8%、医疗2%、失业0.5%、生育0%、工伤0%。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各按7%缴纳。扩展资料:上海大城镇保险缴纳比例:公司承担:37%(养老保险22%;医疗保险12%;失业保险2%;生育保险0.5%;工伤保险0.5%)个人承担:11%(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0%;工伤保险0%)大城镇保险:2338*48%=1122元上海社保缴纳的通知,是下月发出的,扣款分两次,一次8号,一次25号。也就是说,员工10月的社保,要到11月月初才会有缴费通知。如果是11月进单位,那么,你的申报是要12月缴纳的,如果单位是隔月发工资,那么就是同步了。如果是当月发工资,第一个月,社保扣不到的,但公积金可以当月缴纳。参考资料:中国日报网--上海社保缴费基数4月1日起调整
社保由单位和员工个人共同缴纳,五项社保的具体缴费比例各地有所区别,但大致分别为: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个人工资的20%和8%;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10%和2%;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2%和1%;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约0.8%,个人不缴费;工伤保险:单位缴纳约2%,个人不缴费扩展资料:养老保险1、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将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此前的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医疗保险以北京市为例,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单位10%,个人2%+3元;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公积金以北京市为例,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09年下半年起,北京市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计算方法以社保中的养老金为例,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1、企业在职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2、“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注: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社保基数社保缴纳基数一般是指当月的工资,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收入社会保险费的计算标准社会保险必须根据各种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并按照给付标准事先估计的给付支出总额,求出被保险人所负担的一定比率,作为厘定保险费率的标准。而且,与商业保险不同,社会保险费率的计算,除风险因素外,还需要考虑更多的社会经济因素,求得公平合理的费率。社会保险费的征集方式1.比例保险费制这种方式是以被保险人的工资收入为准,规定一定的百分率,从而计收保险费。采用比例制,原来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偿被保险人遭遇风险事故期间所丧失的收入,以维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须参照其平时赖以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为衡量给付的标准,另一方面又作为保费计算的根据。以工作为基准的比例保险费制最大的缺陷是社会保险的负担直接与工资相联系,不管是雇主雇员双方负担社会保险费还是其中一方负担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的负担都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其结果会导致资本排挤劳动,从而引起失业增加。2. 均等保险费制即不论被保险人或其雇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计收同额的保险费。这一制度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普遍实施;而且采用此种方法征收保险费的国家,在其给付时,一般也采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义。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缴纳相同的保费,在负担能力方面明显不公平。参考资料来源: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比例

文章TAG:12月1日起社保缴费标准将调整12月1日  社保  缴费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