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首都北京处于河北省的包围之中,直辖市天津也在河北省的包围之下。济南自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年)设立济南国起,就是山东境内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那以后直到近代,只要在山东设立一级行政单位,首府几乎一定会选择在济南府,明代设立行省之初省会在青州府,是因为此前红巾军在山东的最高长官毛贵、陈糅头都以青州府(当时叫益都城)为大本营(当时济南在元朝手里),他们失败后,元朝又在益都设立前敌总司令部(山东东西道宣慰使,主官为普颜不花),因此明军主将徐达三路攻打山东,益都是主要目标,而且益都也的确早于济南被明军攻占,因此顺理成章在山东行省成立之初成为首府。

1、山东省与河北省分离以后,山东的省会,为何选择了济南?

山东省与河北省分离以后,山东的省会,为何选择了济南

中国出现行省这一级行政区划始于金朝的行尚书省,至元代的行中书省趋于完备。但金朝“行尚书省”并未普遍、固定设立,元代的行中书省共有10个(临时设置的不算在内),但山东偏偏不在任何行中书省管辖范围内,而是和河南、河北等地一起称作“腹里”,归尚书省直接管辖,相当于一个特大号的“首都特别行政区”,明代朱元璋因为集权需要,先后废除宰相制和中书省,顺理成章地也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在省一级设立管理行政的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刑事的提刑按察使司,和管理军队事务的都指挥使司,至明朝灭亡时全国固定保留了13个省。

清代沿袭了明代的行省体制,在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之上设立巡抚和总督,统管一省事务,同时降低都指挥使的地位,在省内设立提督统管军务,山东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第一次设省,即山东等处行中书省,下辖济南、青州、济宁、东平、东昌、莱州5个府,和淄川、泰安、曹州、冠州、恩州、濮州六个直隶州,当时的首府并非济南,而是青州。

但洪武九年废除行中书省、改立三司时,首府就改在了济南,清顺治元年(1644年),在明代山东境内设立山东巡抚和登莱巡抚,分别管理山东省内陆和胶东半岛,首府分别为济南府和登州府,但顺治九年(1652年)就撤销了登莱巡抚,自此山东省内只有一个省级行政单位,首府也固定在济南至今。济南自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年)设立济南国起,就是山东境内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那以后直到近代,只要在山东设立一级行政单位,首府几乎一定会选择在济南府,明代设立行省之初省会在青州府,是因为此前红巾军在山东的最高长官毛贵、陈糅头都以青州府(当时叫益都城)为大本营(当时济南在元朝手里),他们失败后,元朝又在益都设立前敌总司令部(山东东西道宣慰使,主官为普颜不花),因此明军主将徐达三路攻打山东,益都是主要目标,而且益都也的确早于济南被明军攻占,因此顺理成章在山东行省成立之初成为首府,

但“济南才是山东首府”的观念深入人心,待9年后行省改为三司,首府也就自然更换为济南,且至今也没有变过。近几十年来胶东半岛上的青岛蓬勃发展,从人口上论超过济南,成为半岛最大城市,但青岛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才设立了第一个中国自己的行政建制单位——青岛特别市,在明、清两代连最小的正式行政建制——县都还不是,且僻处胶东半岛一隅,作为省会,至少不便发挥行政中心的应有职能,

2、如何评价河北省的地理位置?

如何评价河北省的地理位置

河北省的位置,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各有利弊,一个河北人的客观分析如下。首先,首都北京处于河北省的包围之中,直辖市天津也在河北省的包围之下,河北不是一个面积很大的省份,却可以涵盖两个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但是河北的经济却因为这个原因不是很发达,最近在建的雄安新区不知道能不能给河北的经济带来转机,

第二,河北省简称是“冀”,占据着燕赵大地,自古以来就是边防的要道。北面有秦皇岛山海关长城,阻挡了多少匈奴的入侵,还有承德避暑山庄,这都是皇帝临幸的宝地,明朝朱棣迁都北京,还不是为了抵御北方敌人。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多是通过河北才能打入中原,可见河北在边防要道上的重要地理位置,第三,河北的地形多样,有沿海的秦皇岛沧州也有处于华北平原的石家庄邯郸。

河北也多山,北边的燕山偏南部分的太行山,都给河北的景色增添了一份光彩,但是也有一部分地形的原因,导致河北的雾霾严重,如下是2017城市污染排行榜:1邢台131.42保定127.23石家庄122.64邯郸114.25衡水107.66德州1067菏泽100.68聊城99.89廊坊99.310唐山98.4从中可以看出,全国污染前十的城市中河北省占了7个,并且污染的前五名都是河北的城市,这跟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关系很大,河北的污染治理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文章TAG:河北省  划给  山东省  分离  山东  河北省划给山东多少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