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东营,不得不提油田,东营可是一个油田城市,之前公司总部就在东营,都是做一些和油田相关的项目,所以有幸去过东营几次,市里去的不多,简单谈谈我的印象吧。我不是东营人,但曾几次去过东营,说一下我对东营的印象吧,东营有比较多的废弃油田工人的小区,我们都知道油田工人很多是跟着油田走的,家属小区随着工人的迁移也就废弃了,和昔日的繁华热闹对比,很多地方变得冷清,特别是到冬天,异常觉得寒冷。
我烟台的,老婆东营的,我和我老婆刚毕业就在一起创业,我们有点小资产,一转眼就七八年过去了,家里不知道我们谈对象了,后来和家里说了,老婆家里不同意因为我是外地的,在就是家庭农村的条件很一般。我和老婆都彼此很了解,转眼三十了,不结婚不行了,无奈之下老婆爸妈同意了,条件也是彩礼,和房子,彩礼从我们俩这里出十万,房子我和老婆一起买的,老婆说没结婚以前房子不能写老婆名字,老婆的理由是这样万一有什么变故我可以有个房子,有点底气。
当时眼泪哇哇的,她不希望她的爱人将来太不起头。后来结婚从简,没有奔驰宝马,也没有富丽堂皇,她家陪嫁回来二十万,后来车子自己买,老婆的名字,之后生意扩大法人老婆的名字,后来买商铺老婆的名字。我现在我才知道,再怎么写老婆的名字也是夫妻共有,然而我们的婚前房子,是我自己的当时年轻并不知道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
2、说一说你对东营的印象?
我不是东营人,但曾几次去过东营,说一下我对东营的印象吧。说起东营,不得不提油田,东营可是一个油田城市,之前公司总部就在东营,都是做一些和油田相关的项目,所以有幸去过东营几次,市里去的不多,简单谈谈我的印象吧,去东营的路上,是走的广饶的南北向的路,一路上,让我最难忘的是原油的味道,夏天,玉米已经很高了,也遮盖不住石油的味道,时不时会在路上看到一些油罐车。
在淄博和广饶交界,有一大段路特别不平整,每过一段就有凹陷,也说明东营这边油田产业多么发达,由于盐碱地比较多,庄稼生长也不是怎么好,放眼望去,玉米比较矮小,也比较稀疏,时不时会看到一大片空地,不长草的那种。东营有比较多的废弃油田工人的小区,我们都知道油田工人很多是跟着油田走的,家属小区随着工人的迁移也就废弃了,和昔日的繁华热闹对比,很多地方变得冷清,特别是到冬天,异常觉得寒冷,
3、东营油田上的人有多有钱?
作为一名油二代,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无语的,我父亲和我公公都是老油田,是普通工人。我和我老公也都是油田工人,我母亲和婆婆,是一部分特殊人群,为什么说是特殊人群呢,她们不属于油田工人,没有真正的工作,也不是农民,因为她们的户口从老家迁出来了,也不是现在的所谓的家庭主妇,因为她们不能全职在家带孩子,她们叫油田家属。
当年为了解决油田工人的衣食住行,上面要求油田人要自给自足,所以,就把家属都迁来油田,各个单位的家属也有很多工种,我记得我们农场那时候有种庄稼的,种旱田,一年两季,种玉米,麦子,豆子,棉花,我母亲就是,一个人种着15亩地,有种菜的,叫菜园的,果园的,养猪的,养鸡的。还有干机工的,就是负责给种庄稼的开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之类的,
我婆婆这边种稻子,和我母亲不一样,都是记工份,年底结账。我母亲的收入是从最早的八九百到退休的时候两千多,这是一年的收入,我婆婆她们种稻子退休那会能拿三四千,她劳动时间长,前面拿多少我不知道,比我母亲她们多。时间呢是我们家83年来油田的,我婆婆70年来的,退休后没有收入,有几年油田家属闹事,才给了机会买养老保险,开始拿退休金,现在婆婆75一个月不到2千,母亲已经去世多年。
这就是油田老一辈,琢磨琢磨,怎么可能算是有钱人,至于我们这些70后,工资收入不高,压力不大,在油田改制前,就跟吃大锅饭一样,混日子的比较多,工作除了钻井,井下,作业,物探,测井,这几类工种比较辛苦以外,大多数工作都不会太辛苦。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油田福利很好,逢年过节分东西,基本不用花钱,冬天分苹果,五十斤一筐的苹果,分好几筐,真是吃不了。
文章TAG:东营 彩礼 订婚 油田 印象 油田人家38印象东营多少钱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