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 私有制和 剥削方式的出现
来源:整理 编辑:好学习 2023-07-08 15:34:15
1,商鞅变法的历史条件 私有制和 剥削方式的出现
2,为什么进行商鞅变法
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逐渐强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并废除贵族的特权。各诸侯国为顺应新的形势,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相继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
3,秦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是通过诸代秦王的努力,到了始皇帝时是水到渠成是必然的。背景: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日益强盛,自秦孝文公至始皇帝六代无一昏庸,励精图治,而东方六国则沉醉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封建贵族礼教生活当中。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现实意义上的大一统。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背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可望统一;秦朝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具备了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另外还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意义: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商鞅变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首先在于背景.当时秦国社会风习相当落后,不论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广纳贤士商鞅就在这时来到秦国.商鞅变法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促进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说其成功了!你好!商鞅变法的依据是:①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产出租,这样出现了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 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相继掀起了变法运动。 ③各国争霸的需要。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各国竞相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④为了增强秦国实力,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于是商鞅被重用。
5,商鞅变法的背景经过内容影响是什么
背景:1.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所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代替新兴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 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新的国家赋税制 度和法律条文,促使土地由公有转向私有.经过:共有两次,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开始第一次变法.几年后,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内容:第一次变法:1.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2.重农易商,奖励耕织; 3.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 受爵; 4.燔诗书而明法令. 第二次变法:1.统一秦国的度量衡; 2.废分封,行县制; 3."为田开阡陌封疆"; 4.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影响:1.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商鞅施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秦国也有消极影响.
6,商鞅变法发生于哪个朝代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素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素,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共两次变法。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原有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产生。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6年)1、颁布并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轻罪用重刑;2、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4、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5、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年)1、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3、迁都咸阳,修建宫殿;4、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5、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6、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这是对第一次变法中“异子之科”法令的补充,也是对社会风俗的规范。
文章TAG:
商鞅变法 背景 历史 条件 商鞅变法的背景 私有制和 剥削方式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