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诗人齐已是怎样的人

齐己,不但诗写得好 而且为人谦逊。唐代诗僧。俗姓胡,名得生。长沙(今属湖南)人,一说益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自号衡岳沙门。代表作品《早梅》。不但诗写得好 而且为人谦逊。齐己(863年—937年)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唐代诗僧。俗姓胡,名得生。长沙(今属湖南)人,一说益阳(今属湖南)人。自号衡岳沙门。少年颖悟,据说7岁为寺院放牛时,即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为僧后,曾游湘江一带。后入都,居长安数载,遍览终南山、华山等名胜。诗名日著。曾携诗卷谒郑谷,有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后与郑谷多有酬唱。龙德元年 (921)依南平高季兴为龙兴寺僧正。 齐己性情孤洁,其诗于清润平淡中见僻远冷峭之致。工五言律,“虽颇沿武功(姚合)一派,而风格独遒”(《四库全书总目》),如《剑客》、《登祝融峰》、《听李尊师弹琴》等篇,都能代表这种风格。
〔唐〕僧。本姓胡,自号衡岳沙门,谭州益阳(今湖南益阳县)人。唐亡后,在江陵,依南平高季兴,为龙兴寺僧正。诗人,不以书称。留心书翰,传布四方,人以其诗并传。笔迹洒落。得行字法。尝书唐长生粥疏在洪州。后唐长兴末卒年七十三以上。《金石略、宣和书谱、苏魏公集、释氏疑年录》

诗人齐已是怎样的人

2,高季兴自投虎口文言文翻译

高季兴自投虎口  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二卷  作者:司马光  (原文)高季兴在洛阳,帝左右伶官求货无厌,季兴忿之。帝欲留季兴,郭崇韬谏曰:“陛下新得天下,诸侯不过遣子弟将佐入贡,惟高季兴身自入朝,当褒赏以劝来者;乃羁留不遣,弃信亏义,沮四海之心,非计也。”乃遣之。季兴倍道而去,至许州,谓左右曰:“此行有二失:来朝一失,纵我去一失。”过襄州,节度使孔留宴,中夜,斩关而去。丁酉,至江陵,握梁震手曰:“不用君言,几不免虎口。”又谓将佐曰:“新朝百战方得河南,乃对功臣举手云,吾于十指上得天下,矜伐如此,则他人皆无功矣,其谁不解体!又荒于禽色,何能久长!吾无忧矣。”乃缮城积粟,招纳梁旧兵,为战守之备。  (翻译)高季兴在洛阳时,后唐帝的的左右伶人宦官们贪得无厌地向他索取财物,高季兴十分憎恨。后唐帝打算留下高季兴,郭崇韬劝后唐帝说:“陛下刚刚取得天下,诸侯们都不过是派子弟或将佐们来朝入贡,只有高季兴亲自来朝,应当表扬奖励他,以此来劝那些不亲自来的诸侯。如把他扣留下来不让他回去,这样背信弃义,让天下灰心失望,这不是长远之计。”于是后唐帝派高季兴回去。高季兴出来后日夜兼程,到了许州以后,对跟随他的人们说:“这次行动有两个失误:我入朝是一个失误,朝廷把我放了又是一个失误。”路过襄州时,节度使孔留高季兴吃饭,到了半夜,高季兴冲出关口逃跑。丁酉(二十八日),到了江陵,高季兴握着梁震的手说:“没听你的话,差点儿逃不出虎口。”他又对将佐们说:“新朝皇上经过百战刚得到黄河以南地区,他举起手来对有功之臣们说:我靠我十个指头夺得了天下。如此居功自夸,别人都没有一点功劳,这样谁不灰心。而且皇上还迷恋于捕猎和女色,怎么能够长久统治天下呢?我没有什么担忧的。”于是他修缮城池,积蓄粮食,招纳原来后梁国的旧兵,做战斗的准备。  来自《古诗文网》
你好!搜一下:高季兴自投虎口文言文翻译如有疑问,请追问。

高季兴自投虎口文言文翻译

3,文言文高从诲礼贤薄赋的翻译

荆南节度使高从诲,性明达,亲礼贤士,委任梁震,以兄事之。震常谓从诲为郎君(1)。 楚王希范好奢靡,游谈者共夸其盛。从诲谓僚佐曰:“如马王可谓大丈夫矣。”孙光宪对曰:“天子诸侯,礼有等差。彼乳臭子骄侈僭忲(2),取快一时,不为远虑,危亡无日,又足慕乎!”从诲久而悟,曰:“公言是也。”他日,谓梁震曰:“吾自念平生奉养,固已过矣。”乃捐去玩好,以经史自娱,省刑薄赋,境内以安。 梁震曰:“先王(3)待我如布衣交(4),以嗣王(5)属(6)我。今嗣王能自立,不坠其业,吾老矣,不复事人矣。”遂固(7)请退居。从诲不能留,乃为之筑室于士洲(8)。震披鹤氅(9),自称荆台隐士,每诣(10)府,跨黄牛至听事。从诲时过其家,四时赐与甚厚。自是悉(11)以政事属孙光宪(12)。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七十九?后唐纪八》) 【注释】 (1)郎君:门生故吏称其长官或师门子弟为郎君。梁震曾侍奉高崇诲之父高季兴,所以称高崇诲为郎君。 (2)僭忲(音建太):僭越糜费。忲,奢侈。 (3)先王:指高季兴。 (4)布衣交:贫贱时故交。 (5)嗣王:指高崇诲。 (6)属(音主):同嘱,托付。 (7)固:再三坚决。 (8)士洲:江陵有九十九洲,土洲为其中一洲。 (9)鹤氅(音场):徐灏曰:“鹤氅,以鹙毛为衣也” (10)诣(音译):往、到。 (11)悉:全部。 (12)孙光宪:(900年~968年),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属四川仁寿县东北)人。为荆南高从诲书记,历检校秘书,兼御史大夫。也是五代词人。其词以情景交融、婉约缠绵见长。代表作有《浣溪沙》、《菩萨蛮 》、《虞美人》、《酒泉子》、《清平乐》、《更漏子 》、《上行杯》、《南歌子》、《应天长》等。 【翻译】 荆南节度使高从诲,性情开明通达,亲近礼遇贤能之士,把政事都委任梁震,待他像兄长一样。梁震也常称呼高从诲为郎君。 楚王马希范喜爱奢侈华靡,和他游乐闲聊的人都夸赞他的排场。高从诲对幕僚们说:“像马王那样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了。”孙光宪回答说:“天子和诸侯,礼节上是有等级差别的。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就如此骄纵奢侈僭越糜费,图快意于一时,不作长远的思虑,不久就要危险灭亡了,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啊 !”高从诲过了一段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就说:“您的话是对的。”过几天,高从诲对梁震说:“我自己反省平日的享受,本来就已经是很过分了。”于是舍弃了平时好玩喜爱的东西,用阅读经史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减省刑罚,减轻赋税,从此国境之内得以安定。 梁震说:“先王高季兴待我如同布衣之交,把嗣王托付给我。现在嗣王能够自立,可以使先王的事业不致坠落了。我老了,不能再侍奉别人了。”于是坚决请求退休。高从诲留不住他,就替他在士洲建筑了房子。梁震身披鹤氅,自称是荆台隐士,每次到王府,都是骑着黄牛一直进到大厅。高从诲时常到他家中去探望,一年四季的赏赐极为丰厚。从此,把政务全部托付给孙光宪去办理。

文言文高从诲礼贤薄赋的翻译

4,亦解观形胜 是什么意思

这得联系上下文来看。亦解观形胜【出自《荆州·南方旧战国》作者:苏轼】说的是作者隐然自负有军事之才。“亦”字看似虚设,实则从三四两句来,使人想到屈原的抱负,以及诸葛亮的《隆中对》。作者在峡中有《八阵图》一诗,为诸葛亮而激昂慷慨。第八句轻束吊古,颂扬当世的清明统一,从战国到五代荆南的创建者高季兴,一笔带过。说“不敢论”,表明作者有这方面的才识,只是时世升平,用不着罢了。妙在一露便止,耐人寻味。附:全文内容:南方旧战国,惨淡意犹存。慷慨因刘表,凄凉为屈原。废城犹带井,古姓聚成村。亦解观形胜,升平不敢论。解析:《荆州》共有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苏轼的诗,各种体裁均有极好的作品。古代的文人,有的只重七古、七律、七绝而忽视五绝、五律,是不全面的。这组诗是苏轼青年时期五言律诗的代表作,杜甫《秦州杂诗》就是它的渊源。1055年(嘉祐二年),苏轼弟兄二人同榜中了进士,但这一年四月八日,母亲在四川原籍去世。弟兄两人回家葬母并守丧。到1057年(嘉祐四年)九月,母丧终制,十月还朝。朝廷有几位大臣推荐苏洵出山,于是父子三人一道取水路出三峡到荆州,再改由陆路北上。三人沿途写了一百首诗文,编成《南行集》,后来散佚不全。这年十二月八日抵达江陵驿,次年正月初五,离江陵北上。《荆州》十首陆续写成于这几十天中。这一首紧密联系组诗中的第一首《荆州·游人出三峡》的尾联生发。第一句就楚地的大范围说,第二句回到荆州。从三国到五代,此处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从宋初到作者此时,已历一百三十多年。“重城自古坚”,还可看出从刘表起惨淡经营的用意。说“意犹存”,犹如上一首的“自古坚”,言外是此处面貌已非,遥遥呼应第五句“废城”。荆州割据起于汉末刘表。刘表徒有虚名,有此大好地理形势,不敢北向以争中原,坐守观望,直到刘琮降曹操,作者因此而愤慨不平。这又暗和第七句“亦解观形胜”相呼应。第四句由首句“旧战国”来。战国七雄,楚境最广。而楚怀王疏斥屈原,后来死于秦国,国势顿衰,终被秦国所灭。作者想到战国形势,就想到屈原的悲愤一生,因而饱含凄凉之感。作者路过忠州时,看到百姓为纪念屈原而建的屈原塔,即以此为题写诗说:“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联系《屈原塔》,可以看出“凄凉”二字的分量。同时这句诗又和第十首诗的结尾“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密切照应,兴亡之感,溢于言外。“废城”一联呼应第一首的末联及该篇的开头二句,表明荆州历史悠久,虽屡经兴废,而旧井尚存,古族仍聚。结尾一联,作者隐然自负有军事之才。“亦”字看似虚设,实则从三四两句来,使人想到屈原的抱负,以及诸葛亮的《隆中对》。作者在峡中有《八阵图》一诗,为诸葛亮而激昂慷慨。第八句轻束吊古,颂扬当世的清明统一,从战国到五代荆南的创建者高季兴,一笔带过。说“不敢论”,表明作者有这方面的才识,只是时世升平,用不着罢了。妙在一露便止,耐人寻味。这首诗以议论抒情为主,在十首中承上启下,引出后面几首中荆州兴亡盛衰之事。《荆州》十首虽不是一气呵成,但和杜甫的《秦州杂诗》一样,有起有结。中间若干首疏疏密密,在谋篇上有联系,写法上有变化,每首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抒写方式,欣赏时不可忽略。
助词,的

文章TAG:高季兴高季兴  诗人  齐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