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们又是怎么使用洛阳铲的呢。从洛阳铲的使用功能看,倒颇似现代的钻探机,在考古界,洛阳铲被称之为神级别的装备,不会洛阳铲的人,都不好意思称自己的考古学家了,在盗墓风口之下,探墓利器洛阳铲一时之间几乎与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共同成为了洛阳三宝,传说中的洛阳铲,又有何来历呢。

1、洛阳铲和洛阳是什么关系?

洛阳铲和洛阳是什么关系

在盗墓风口之下,探墓利器洛阳铲一时之间几乎与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共同成为了洛阳三宝。但说谈到专业考古,光有洛阳铲还是不行的,在中国,甚至闹过一个笑话,只要你带把洛阳铲和刷子,就是考古学家了。这当然是玩笑话,说明考古学家的装备还是非常差,更重要的是看个人经验,在考古界,洛阳铲被称之为神级别的装备,不会洛阳铲的人,都不好意思称自己的考古学家了。

而且好笑的是,有传说洛阳铲是盗墓贼发明的,至今不管是考古专家还是盗墓贼,都是用一把洛阳铲出生入死,那么传说中的洛阳铲,又有何来历呢?明代万历年间,浙江海宁人王士性曾在河南等地做官,他周游全国,见多识广,写了一本《广志绎》,记录各省地理风俗。这本书卷3说:“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辘轳汲绠有长十丈者,

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以铁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则发。周、秦、汉王侯将相多葬北邙,然古者冢墓大隧道至长里馀者,明器多用金、银、铜、铁,今三吴所尚古董皆出于洛阳,”这里提到一些出土文物,看来明代洛阳就有盗墓风气。所记“铁锥”,能入土及墓颇深,这就是几百年前洛阳曾经使用过的一种专门用于探寻地下古墓的铁铲,也就是洛阳铲的前身,

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过洛阳铲来辨别土质。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从而判断底下是否有陵墓,后来慢慢改进,形状也变了,以前只有半圆形,现在有些已经接近圆形,这是根据探的土质不同,来改变形状。有经验的盗墓贼,一般可以通过封土来辨别墓的年代,

春秋战国时期封土多为青色膏泥;唐、宋陵墓则多“糯米泥”;明清墓多用石灰;秦汉时期由于人们迷信水银、朱砂、玉器的防腐作用,用于墓葬中,这些都会影响土质,发出特殊的气味,有经验的人一闻即知。另外,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脑袋里就有个“图像”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心里就有数了,

等真的下去以后,直奔那里就挖过去了(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都在土里)。“左肩右脚”就是这个特点,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也就是说,墓还没有挖,你的头脑里就有了整个墓室的概念,等真的挖下去了,直接就奔着你想找东西的地方去了。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的,

你想一想,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有两米多厚、会是多么得坚固?那就要在挖洞时避开墓顶。否则打在墓顶上的话,你一个晚上很可能干不完活,第二天你还敢来么?在目前而言,大多数陵墓都被挖掘或者被盗墓贼洗劫一空,已知但还尚未挖掘的陵墓仅剩几个,其中秦陵墓是最大的一个,但由于至今科技尚未达标,所以并不敢进行挖掘考古。

2、作为洛阳的三大城市名片之一,洛阳铲是如何成为非遗的?

作为洛阳的三大城市名片之一,洛阳铲是如何成为非遗的

洛阳铲不仅成为了非遗,如今还成了国礼,被赠送给外国友人,这个盗墓的铲子为什么会被叫做是洛阳铲呢?因为它是洛阳人发明的。为什么洛阳人能发明它?因为洛阳有无数的古墓,为什么洛阳铲被称为盗墓神器?因为它能为盗墓者确定古墓的具体方位。洛阳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这个称谓也是来自于洛阳,尧舜禹、夏商周,都是以洛阳为中心。

唐朝,洛阳有神都之称,繁华超过京城长安,这就造就了洛阳的一个极大的特点:古墓多,而且是王公贵族的古墓特别多。中国人喜欢厚葬,因为相信死后会在地下世界,生前享用的物品埋在墓里,就可以让主人带到地下世界去,和现代人扎个纸别墅、纸车什么的在坟头烧掉,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古人们喜欢玩真家伙,直接把金银珠宝、铜器统统埋下去,死者的级别越高,随葬品就越多越贵重。


文章TAG:洛阳  地层  洛阳铲怎么看地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