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汉时称南阳的只有南阳郡,宛城只是南阳郡治所,诸葛亮所称躬耕于南阳显然指南阳郡并非宛城。在邓小鹏的子女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前文提到的邓立英,她曾任河北省政协委员,而关于邓世昌的不少事迹,也都是由她整理出来的,再多的赏赐,也改变不了邓世昌已经壮烈殉国的事实,那么,在他离世后,他的子女后人都去了哪里呢。
1、河南南阳的卧龙岗,真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吗?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肯定不是诸葛亮故居、躬耕地,只是后人建造的一个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所以称武侯祠。从建筑风格来看蒙古族元素浓厚典型的是诸葛亮草庐和蒙古包无异,所谓卧龙岗十景完全照搬隆中十景建造的,说卧龙岗武侯祠不是诸葛亮躬耕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元代以前卧龙岗叫八里岗,卧龙岗这个名称应该是建武侯祠后改的。
二是历朝历代南阳府志均承认并记载诸葛亮躬耕地隆中,并非卧龙岗,三是汉时称南阳的只有南阳郡,宛城只是南阳郡治所,诸葛亮所称躬耕于南阳显然指南阳郡并非宛城。四是陈寿三国志明确记载诸葛玄带诸葛亮到荆州治所襄阳投靠刘表并没说去宛城,五是诸葛亮躬耕那十年刘表并没有实际控制宛城,而宛城又战事不断不适合隐居躬耕,若躬耕宛城也失去依附刘表的意义。
2、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其子孙去哪里了?
邓世昌壮烈殉国后,他的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自此天各一方,但每一个人都继承了邓公的爱国之志,说起邓世昌,人人都知道他是清朝晚期一位难得的爱国将领,而对他以身殉国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那一句悲壮的“撞沉吉野”,是邓世昌在全局失利的情况下,甘愿用自己的生命,去做出为国牺牲壮举的真实写照,“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这就是邓世昌的人生座右铭,而他也用实际行动,生动且又深刻地诠释了这句话。
那么,在邓世昌壮烈殉国后,他的子女后人都去了哪里?又是怎么样的结局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百余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黄海海战:誓与军舰共存亡的邓世昌光绪二十年,日本联合舰队悍然挑起战端,偷袭了巡弋在丰岛海域的北洋水师两艘巡洋舰,试图借此举夺取黄海制海权。对于日本的挑衅行为,年轻的光绪皇帝十分不满,最终,在他的授意下,李鸿章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赶赴黄海,展开黄海海域巡航以及驱逐日本联合舰队等行动,
当年九月,北洋水师的12艘主力战舰自威海出发,赶赴鸭绿江口的大东沟,6000余名水师官兵也在护送下,逐一登舰,黄海海战由此爆发。而邓世昌所负责的“致远舰”,就在此次驱逐行动之中,致远舰是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之一,当时邓世昌担任该舰“管带”一职,大战爆发后,由于日本联合舰队攻势凌厉,北洋水师逐渐落入下风,为了挽回局面,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全体官兵奋勇作战,虽舰身中弹累累,但无一人退后。
但可惜的是,由于炮弹耗尽,再加上致远舰因为中弹起火,因此,就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恰好在当时,日本联合舰队中的“吉野”号战舰出现在邓世昌的视线中,并且还横行无忌,十分的嚣张,见此情景,邓世昌决定给对方一点颜色瞧瞧。他当即下令,让致远舰开足马力,冲向吉野号,意图一举将其撞沉,而吉野号上面的日本士兵,在看到不顾一切朝他们冲过来的致远舰后,所有人都大惊失色,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被撞沉,大家都得到海里喂鱼去了。
关键时刻,吉野舰的司令官坪井航三紧急下令,集中所有炮火向“致远”射击,伴随着密集的炮火,致远舰不断中弹,但包括邓世昌在内的全体致远舰官兵,脸上不仅没有一丝惧色,反而加快速度冲了过去。就在双方快要接近时,吉野舰发射的一颗炮弹,击中了“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一声巨响,致远舰发生了大爆炸,开始缓缓沉没,而在战舰沉没的同时,邓世昌被爆炸的气浪掀入海中,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致远舰已经沉没了大半。
见此情景,邓世昌心如刀绞,致远舰是他亲自从国外接回来的战舰,从接手的那一刻到现在,邓世昌已经和致远舰有了很深的感情,但如今,却眼睁睁的看着它一点点沉入大海之中,更让邓世昌目眦尽裂的是,致远舰上的官兵,在爆炸发生的同时,大部分都落入海中,此时估计也是凶多吉少。这些人,可都是邓世昌一手带出来的兵,他们对邓世昌而言,说是属下,其实感情上胜似亲兄弟,但同样,此时这些曾经生死追随他的兄弟,已经牺牲大半。
文章TAG:南阳 舰是 卧龙岗 河南 南阳舰是哪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