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军长征过雪山的资料

翻越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在6月14日与先期到达懋功的红军第四军会师。

红军长征过雪山的资料

2,红军长征翻越过几座雪山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四川夹金山。 1935年6月27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第二座大雪山---四川梦笔山。 1935年7月2日,翻越第三座大雪山---四川亚克夏雪山。 1935年7月6日,翻越第四座大雪山---四川昌德山。 1935年7月7日,翻越第五座大雪山---四川打古山。

红军长征翻越过几座雪山

3,红军过了哪些雪山详细

翻过的山有18座,有: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大娄山、乌蒙山、横断山脉东部的大雪山、夹金山、邛崃山、岷山、六盘山、蓝山、大凉山、芦山、终南山、罗山、名山、井冈山、岷山、英山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四川夹金山。 1935年6月27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第二座大雪山---四川梦笔山。 1935年7月2日,翻越第三座大雪山---四川亚克夏雪山。 1935年7月6日,翻越第四座大雪山---四川昌德山。 1935年7月7日,翻越第五座大雪山---四川打古山

红军过了哪些雪山详细

4,急需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资料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讲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它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于黑白两河——黑河(亦称墨曲河)和白河(亦称葛曲河)自南至北纵贯其间,起了重要作用。两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   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歌词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第二部分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雪山低头迎远客”,“低头”、“迎”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悦之情。 “草毯泥毡扎营盘”, “毯”、“毡”展现了过草地时艰难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红军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难”的钢铁意志。“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表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文章TAG:红军过雪山红军  雪山  红军长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