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人们在祭祖是选择在冬至,而不是在清明节。清明农村人在网上祭奠先人,可行吗,清明节不扫墓,而是在冬至扫墓祭祖,在我家乡莆田新渡镇,也一直在保留着,当地人就不是在清明节扫墓,而是选择在冬至,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民间祭拜祖先的日子,最早的时候并不是在清明节,而是在冬至。

1、今年疫情,清明节网上祭拜,以前是土葬怎么才能在网上祭拜?

今年疫情,清明节网上祭拜,以前是土葬怎么才能在网上祭拜

我认为,网上祭拜也可以,只要把心意表达了就行,并不是说要有一个固定的格式非按过去传统的方式祭拜不成。对待这个问题,也许大家的观点不一,众说纷纭,我们不能轻率的认为谁对谁错,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保留自已的意见。在这个问题上我的意见是,首先要服从国家统一安排,因为,在特殊时期咱样做到安全环保就怎样好,如果到时候实在不行,疫情还沒有彻底消失,我建议不访在人行避背一点的角落地上划一个圆圈,然后,点蜡烧纸也可以表达对先辈的祭祀之诚,这也是前人在特殊情况的做法

至于对先辈的纪念感恩相思之情,可以在网上写一些诗词、文章等供大家学习交流,一来加固了文化道德修养,提高了写作水平,二来通过交流感情汲取了别域风俗的精华,增进了地域文化的交流,了解了不同地域风格。三又节省时间,这样做也何其不好呢?不过,这种方式也只限于特殊时期特殊过度,待以后恢复正常的情况下还是现实一点好,只有那样才会更好的教育下一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的传统美德,

2、清明节扫墓,有在网上祭奠的吗?

清明节扫墓,有在网上祭奠的吗

清明节扫墓,不是每年必须要回家给先人扫墓,网络祭拜不如不祭。很多人都知道清明节,是重大的祭祖节日,却可能并不知道,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在古时候也称为寒食节,寒食节,又称为禁烟节,最初起源于山西,这一天人们要禁止生火做饭,家家都要吃冷食。后来为了纪念介子推,与清明节合并了,【介子推是晋文公重耳落难时对他有恩的人,晋文公得势之后,重赏了曾经对他有帮助的那些人,却偏偏忘了介子推。

有人替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才带着大臣去寻找介子推,哪知介子推带着老娘躲在深山里不愿相见,有位大臣就出了馊主意,放火烧,逼介子推出来,哪想到这一烧直接把介子推烧死了】清明,原本也是属于24节气的一个普通节气,虽然在古代也有清明进行春祭,但最早是在帝王家庭,普通百姓并不一定要参与,直到唐代才将寒食节、清明合并起来,变成了在这一天,所有人都要去自己先人的坟墓祭拜祖先。

虽然清明节祭拜自己的祖先,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也不等于祭拜自己的祖先,只能在清明节这一天进行,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民间祭拜祖先的日子,最早的时候并不是在清明节,而是在冬至。冬至去祭拜自己的祖先,更为地合理些,原因是清明节在每年的春季,这时候正是春播、农忙的季节,种过田的人都知道,农忙的时候,时间是不等人的,错过了一天,就可能影响到收成。

而冬至这一天就不同了,这时间段的人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活可做了,可以安心去扫墓祭祖,另外,以前的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春季去祭拜自己的祖先,供品会寒碜一些,冬至祭祖就不一样了,那时候秋收时间刚过去没多久,人们都收获到粮食,有足够多的供品,拿去扫墓祭拜自己的祖先。所以当初人们在祭祖是选择在冬至,而不是在清明节,

清明节不扫墓,而是在冬至扫墓祭祖,在我家乡莆田新渡镇,也一直在保留着,当地人就不是在清明节扫墓,而是选择在冬至。因此,清明节不一定就是非要去祭拜祖先的,除了冬至还有个叫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也是可以祭拜自己祖先,不一定就非要选择清明节,清明节,网上祭拜可行吗我认为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网络祭拜,应该是这次疫情才走近大众的视野,推广的目的,是怕清明节时人们扎堆回家去扫墓,不利于防控。

网络祭拜通常有三种方式,一个是祖先埋在公墓的人,通过当地指定的网站、APP注册登记,预约自己要去几个人去扫墓祭拜,另一种是花钱,请公墓相关人员,代替自己给亲人的坟墓放鲜花祭拜。最后一种,通过网站他们提供的虚拟鲜花扫墓,类似点赞一样,你点亮了,就代表着已经扫墓祭拜过了,网络祭拜除了第一种,更像是一个形式安慰,这样做没有任何的意义,大可不必这么麻烦,还要去下载各种APP。


文章TAG:网上  祭拜  汕头  祭奠  汕头在哪里网上祭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