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惟精惟一”的态度和方法在各种学习、修养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王阳明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好在哪里”是要具体分析的,这是王阳明心学在理学史上发展的“好”处,在王阳明看来,“理”不在外部事物,而在人的心中,是心中的道德良知,”(王阳明《重修山阴县学记》)“十六字诀”中的允执厥中在这一段话中,王阳明有两个解释是很有创见的。
1、王阳明最打动人的地方在哪里?
我认为王阳明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在贬谪到贵州龙场期间。发挥其主观精神,终于大悟了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龙场顿悟》。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来说,受到这样的打击,处于这样的逆境中,肯定会耿耿于怀,总想有朝一日伺机报服,然而王阳明忘掉自我,日夜端居澄默,以求尽一,胸中洒脱,“求理于吾心”。
就是从自身找原因,就凭王阳明这一思维,真是让后世人感到王阳明的心胸是多么宽广,多么品德高尚,真是打动人心,值得当今社会的人们学习。在贵州龙场三年,为当地老百姓扫除文盲,受到老百姓的爱戴,遂入心学之门,授徒讲学,声明远播。后又受贵州府学者之聘,到府城设立书院讲学,最终得到朝庭认可。期满后又得到朝庭的重用,巡抚赣南,消除匪犯,平定宁王之乱等,逐步走向建功立业的辉煌士途,
2、阳明心学到底好在哪里?
要知道王阳明心学到底好在哪里,要从多方面去分析,从比较高的理论方面分析,是必须阐述王阳明心学在宋明理学发展中的理论贡献和重要意义;从王阳明理论体系本身来看,是要阐明他对心学有什么理论贡献和创新见解;而从实际王阳明心学学说给人们的哲学启发来看,是要说明王阳明的心学,特别是他的“致良知”理论对于现代人有什么哲理方面和方法方面的用处,即心学的实际启迪意义。
所以,“好在哪里”是要具体分析的,先说第一方面,王阳明的心学是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思想,所以,历史上有“陆王心学”之说。当然,王阳明所继承的陆九渊的思想只是主要的方面,而他所继承和发挥的是整个两宋理学家们的思想,特别是扬弃了二程(程颐、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据说,王阳明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便开始阅读朱熹的著作,开始钻研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他曾在他的朋友的院子里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病倒了,但依然并没有能悟到物的道理,弄不清“理”在哪儿。
知道他三十几岁时,因上书要求制止宦官专权而被贬到贵州龙场任驿丞,王阳明在龙场日夜静思,才悟出了心学的真正道理,这就叫“龙场悟道”。“龙场悟道”由此,王阳明认为按朱熹说的方法去“格物”,是行不通的,只有按他自己的悟,才能悟出道理,“格”竹子是错的,“竹子”里没有“理”,“理”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依此,王阳明提出了他的哲学的基本理念——“心即理”,
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点。所以,在王阳明看来,“理”不在外部事物,而在人的心中,是心中的道德良知,王阳明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传习录》)他认为,理不是朱熹说的“天理”而是人心中的道德意识,王阳明据此而把他的理论传播给他的学生,建立了新的心学,并提出了“知行合一”理论。
他认为,真正的“知”,是一定能够“行”的;而真正的“行”,也一定是包含“知”的,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传习录》)知与行其实都是一种功夫,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当然,二者既有区别,又是本质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和行是不能隔离的,先知而后行是不对的。阳明讲学在王阳明看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可分离;知识行的出发点,是用以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已在行中;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明察知在起作用;知行工夫统一的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因而,知行统一就是“致良知”,而“吾心良知”即是“天理”,“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
文章TAG:阳明心 王阳明 讲学 广州 王阳明在广州哪里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