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论是东北人去山东寻宗,还是山东人来东北寻亲。大家都知道,山东和河北历史上是人口大省,人多地少的局面迫使这两个省的人口闯关东谋生,除清未民初移民之外,在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初,也有大量山东河北人来东北谋生,特别是六O至六二年三年自然災害期间来的最多。

1、东北有多少人是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

东北有多少人是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

东北三省黑吉辽,黑龙江和辽宁的山东人后代相对要少一点,辽宁省,尤其是辽西,闯关东的山东人后裔大约能占到现在人口的一半左右。这一点从说话的口音就可以窥见一斑,在整个东北,辽西人说话是一个异类。说话的口音很重,,每一句话的语调都向上挑,细听之下跟山东烟台威海一带口音很接近。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辽西人跟山东人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清朝封禁东北,但东北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产是明摆着的,

关内的老百姓在遇到三年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会冒烟闯关东,以求得的一条活路。由于录陆路在山海关被清朝阻断,很多人就选择走水路,从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一带上船,渡海到达大连。然后逐渐向其他地方扩散,这就是个山东人尤其是烟台威海一代的山东人在闯关东的条件上得天独厚在整个清朝的叔伯年间,闯关东的山东人保守估计超过了200万。

2、东北人,你身边的人有多少祖上来自山东?山东人,你身边的亲戚朋友有多少闯关东了?

辽宁省东港市,我们当地的汉族,占全市总人口的92%强。这其中95%以上都是山东闯关东农民的后裔,余下的不足5%,是其它省份迁过来的。当地的土著则是满族人,现人口比例占总人口不足5%,我的祖籍山东登州府福山县三甲驻六甲社大山夼杨家。大约在清乾隆或嘉庆年间,我的八世祖杨伦与四个弟弟携老母从山东老家闯关东落户今天的辽宁省东港市,

至今已二百多年,传至我已是十三世。祖籍地经多次考证,应该是今天的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高疃镇上疋山夼村或下疋山夼村,村中有杨姓,都是自大杨家村迁来的。与我们也对不上谱,所以,在当地目前并没有找到同宗本家,当地一位杨姓朋友提供一条信息:栖霞亭口杨姓以前有一支迁福山后失联。建议我联系一下亭口杨姓,今年联系上了,但亭口大杨家没有谱书。

线索又中断了!现在无论是东北人去山东寻宗,还是山东人来东北寻亲,如果闯关东年代短的还可以,但是象我们家这样久远的难度则太大了!因为经过战乱、浩劫,家谱、宗谱遗失焚毁,字辈重新排定、地名更改等,这些难度都不好克服。我家祖籍地明确,闯关东前的一至七世祖名讳明确完整,可是寻宗之路也是崎岖坎坷,至今依旧如大海捞针。

3、当年山东人闯关东,如今东北人又涌入山东,说明什么问题?

如果说山东省的城市,有一些东北人在那里打工,或者在那里安家立业,这还是有点道理的,但是,在山东省的农村,可能连一个闯关东东北人的后裔回流的都不会有的,如果用“涌入”这两个字的话,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原因非常简单,根本就没有东北人又涌入山东省的这种情况的,虽然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很好,但是,东北人出去打工,去山东省打工的人还是很少的,大多数东北人都是去南方打工的,也就是在江浙、珠三角一带打工的!而山东省农村的土地,由于山东省人口密度比较大,山东省农村人口比较多,山东省每一个农民分到的土地平均面积只有1.21亩,低于全国农民耕地面积1.3亩的平均水平,而东北三省农民人均耕地的面积,则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的水平,鉴于这样的情况,东北三省原来闯关东山东人的后裔,是绝不回再回流到山东省,去与山东省原来的父老乡亲们争夺土地资源的!所以,这个问题不成立,也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4、为啥山东人闯关东时,紧临山东的河北人不去闯关东啊?

此言差矣,虽然闯关东在大部分人的印象当中是山东人大面积迁徙到东北,但其实在这一时期,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份的人也都有迁入东北,尤其是河北去往东北的人口数量也很高。闯关东并不是特指山东人进入东北,在这一时期,华北地区普遍战乱而且连年灾害庄家减产,人民流离失所,吃不上饭的人非常多,而这些地区除了山东就是河北,特别是闯关东路线当中的陆地线路,经山海关进入东北,当时的河北显然更加方便。


文章TAG:关东  山东人  河北  当年  山东  山东河北来东北闯关东多少年历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