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性养老金是由视同缴费指数为主计算的,由于视同年限没有缴费,指数从何而来。个人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是怎么算的,因为缴费指数=个人工资基数/社会平均工资,既然是把改革前没有缴费工龄视同缴费,那么指数也作视同缴费计算,也应该由本人工资除以社平工资得来,这样才公平,才能体现多劳多得。
1、视同缴费指数怎么算?
视同指数到底应该怎么算?这个问题是企业退休“中人”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现在事业退休“中人”最关心的问题。企业退休职工是90年代就实行了养老金制度改革,事业人员于1994年10月实行养老金改革,很多退休人员在改革以前参加工作没有缴纳社保费用,改革以后工作时间不长缴纳社保费时间不长,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多,计算养老金怎么办?政府出台了一项过渡性养老金加以补充。
过渡性养老金是由视同缴费指数为主计算的,由于视同年限没有缴费,指数从何而来?因为缴费指数=个人工资基数/社会平均工资,既然是把改革前没有缴费工龄视同缴费,那么指数也作视同缴费计算,也应该由本人工资除以社平工资得来,这样才公平,才能体现多劳多得,在企业率先实行养老金公式计算中,很多地方在“中人”视同指数的确定上,是应用“视同指数=1”的办法计算企业“中人”养老金的。
结果使实缴指数高,视同期间职级高、工资高的退休人员由于政策规定没有缴费年限,用“视同指数=1”计算,这样降低了他们的平均指数,使企业“中人”养老金在计算中受到了很大损失,就以本人为例:视同年限24年,实缴年限15年,视同期间有3年是按本人工资为基数缴了社保费的,93年缴费指数为1.96,由于96年建立个人账户,前三年被划入视同年限,而且实缴期间缴费指数也较高,实缴指数为1.38。
因为“视同指数=1”使养老金计算中平均指数被降为1.1355,因为企业养老金计算中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都是用平均指数参与计算的,都与“视同指数=1”有关,所以养老金计算很低。以本人为例身为高级职称工资较高,缴费也高,当时养老金计算只有1571.82元,经八年調整两年高工倾斜,目前养老金也只有3364.78元,
(其它工龄长的职工也一样)见图12014年10月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后,事业“中人”也面临同样问题,政府针对此情况作了改进,对于事业“中人”视同指数规定不是以“视同指数=1”计算,而是以职务高低、级别高低、分类调整三块来确定视同缴费指数的,使视同指数更进一步规范化和合理化。并且在过渡性养老金公式中,把企业以平均指数计算改为视同指数计算,视同指数具体怎么规定,各地制定可能不完全相同,
以山东为例副处及高级职称为1.657,中级、科级1.3,其它人员也有具体规定。举例如图2:以图2事业“中人”副高职称,视同指数计算举例:过渡性养老金=退休上年月社平*视同指数*视同年限*0.013有:视同指数=过渡性养老金/(上年月社平*视同年限*0.013)=4353.72/(5297*38.17*0.013)=1.657,对照图2该“中人”养老金计算数据虽然没展示计算过程,视同指数是可以算出来的,
2、个人缴费指数视同怎么算的?
这是一个政策性与专业性极强,而且在认知与解读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出现有较大分歧的一个重要问题。题目的本意是这样的:个人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是怎么算的?可以说,在企业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中,在退休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过程中,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它向来都是“隐形”的,而且,这个缴费指数,它是按照整数1所设计的。
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机关事业退休中人基本养老金的重新核定与理顺过程中,现在已把这个“隐形”的缴费指数问题拎出来了,而且,已经把它分解、细化为职务指数、级别指数和调节指数,即由以上这样3个小的指数所组成,而且这个指数值的权重,也被调整与拓宽了。应该说,这个重要变化与调整,是明摆着的一个既定事实存在,但是,在《头条》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文章中,多数写手皆把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系数,混淆并等同于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误将过渡性养老金的年度系数值1.4%,视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来认定与理解。
文章TAG:视同 缴费 指数 宁波 宁波视同缴费指数多少